看IC芯片制造流程
看IC芯片制造流程

现今世界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厂(台湾称之为晶圆厂)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国、日本、西欧、新加坡及台湾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相继组织实施,双创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的氛围逐步形成,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首先来讲什么是晶圆?

晶圆厂所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晶圆切片(也简称为晶圆)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可简称为芯片)。前者只是一片像镜子一样的光滑圆形薄片,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直接实际应用价值,只不过是供其后芯片生产工序深加工的原材料。而后者才是直接应用在计算机、电子、通讯等许多行业上的最终产品,它可以包括CPU、内存单元和其它各种专业应用芯片。

晶圆是制造各式电脑芯片的基础。可以将芯片制造比拟成用乐高积木盖房子,藉由一层又一层的堆叠,完成自己期望的造型(也就是各式芯片)。然而,如果没有良好的地基,盖出来的房子就会歪来歪去,不合自己所意,为了做出完美的房子,便需要一个平稳的基板。对芯片制造来说,这个基板就是接下来将描述的晶圆。

在IC生产流程中,IC多由专业IC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像是联发科、高通、Intel等知名大厂,都自行设计各自的IC 芯片,提供不同规格、效能的芯片给下游厂商选择。因为IC是由各厂自行设计,所以IC设计十分仰赖工程师的技术,工程师的素质影响着一间企业的价值。然而,工程师们在设计一颗IC芯片时,究竟有那些步骤?设计流程可以简单分成如下。

下面是芯片制作主要步骤:

  • 芯片制作完整过程包括芯片设计、晶片制作、封装制作、成本测试等几个环节,其中晶片片制作过程尤为的复杂。首先是芯片设计,根据设计的需求,生成的“图样” , 芯片的原料晶圆的成分是硅,硅是由石英沙所精练出来的,晶圆便是硅元素加以纯化(99.999%),接着是将些纯硅制成硅晶棒,成为制造集成电路的石英半导体的材料,将其切片就是芯片制作具体需要的晶圆。晶圆越薄,成产的成本越低,但对工艺就要求的越高。
  • 晶圆涂膜晶圆涂膜能抵抗氧化以及耐温能力,其材料为光阻的一种。
  • 晶圆光刻显影、蚀刻该过程使用了对紫外光敏感的化学物质,即遇紫外光则变软。通过控制遮光物的位置可以得到芯片的外形。在硅晶片涂上光致抗蚀剂,使得其遇紫外光就会溶解。这是可以用上第一份遮光物,使得紫外光直射的部分被溶解,这溶解部分接着可用溶剂将其冲走。这样剩下的部分就与遮光物的形状一样了,而这效果正是我们所要的。这样就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二氧化硅层。
  • 搀加杂质将晶圆中植入离子,生成相应的P、N类半导体。具体工艺是是从硅片上暴露的区域开始,放入化学离子混合液中。这一工艺将改变搀杂区的导电方式,使每个晶体管可以通、断、或携带数据。简单的芯片可以只用一层,但复杂的芯片通常有很多层,这时候将这一流程不断的重复,不同层可通过开启窗口联接起来。这一点类似所层PCB板的制作制作原理。 更为复杂的芯片可能需要多个二氧化硅层,这时候通过重复光刻以及上面流程来实现,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
  • 晶圆测试经过上面的几道工艺之后,晶圆上就形成了一个个格状的晶粒。通过针测的方式对每个晶粒进行电气特性检测。 一般每个芯片的拥有的晶粒数量是庞大的,组织一次针测试模式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这要求了在生产的时候尽量是同等芯片规格构造的型号的大批量的生产。数量越大相对成本就会越低,这也是为什么主流芯片器件造价低的一个因素。
  • 封装将制造完成晶圆固定,绑定引脚,按照需求去制作成各种不同的封装形式,这就是同种芯片内核可以有不同的封装形式的原因。比如:DIP、QFP、PLCC、QFN 等等。这里主要是由用户的应用习惯、应用环境、市场形式等外围因素来决定的。
  • 测试、包装经过上述工艺流程以后,芯片制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这一步骤是将芯片进行测试、剔除不良品,以及包装。

芯片制造–10nm工艺逐渐兴起

继16/14nm工艺之后,业界正纷纷转向10nm工艺,桌面上有Intel,移动平台就热闹多了,苹果的下下代A11、联发科的新十核Helio X30、华为下一代都已经确定会上10nm。

高通:10nm处理器已经送样 三星代工

高通CEO Steve Mollenkopf在接受分析师提问时透露,高通的10nm工艺芯片已经定案,同时开始送样给客户,高通2017年的10nm订单都会交给三星,不过高通也会继续坚持多个来源的策略。

ARM:完成全球第一个10nm工艺芯片 台积电代工

早在2016年5月份,ARM已经宣布,已经与台积电合作完成了全球第一个基于10nm工艺的芯片的流片工作,使用了尚未宣布的顶级新架构“Artemis”。这颗测试芯片将是ARM、台积电共同的测试平台,用来调试相关工具和制造工艺,从而在性能、功耗、面积方面获得最优成果。

芯片内集成了四个Artemis CPU核心,频率有1.82/2.34/2.49/2.7GHz等不同档次,同时还有当代Mali GPU,但只有一个核心,因为只是用来展示效果而已。当然了,芯片内还有其他各种IP模块、IO接口,用来检验新工艺。

猜你喜欢

  • 雅特力32位单片机

    雅特力32位单片机

    雅特力MCU全系列具有sLib安全库(Security Library)功能,可支持密码保护指定范围程序区,方案商烧录核心算法到此区域,提供给下游客户做二次开发。AT32系列MCU相较于全球市场中的M0/M3 32位MCU,可带来效能大幅性能提升,同时满足设计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多样化挑战。 广泛应用于微打印机、智能扫地机、手持云台、无人机、舞台灯光、电子白板、机器人控制、指纹识别、BLDC电机、对讲机,以及各类工业、消费电子等应用。 推荐产品: AT32F403A系列 AT32F403A系…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18日
  • 芯片市场趋势

    半导体芯片市场趋势

    深圳四强科技代理商分享半导体芯片市场芯资讯——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主要趋势。全球半导体芯片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趋势。 一、5G、AI等新兴应用成为市场增长的驱动力 随着传统PC市场进一步萎缩和移动智能终端需求的下降,5G、AI、汽车电子、IoT等新兴应用成为半导体市场新的重要增长点。5G方面,5G网络设备和终端发展将为芯片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业界认为2020年5G将会实现大规模商用,将带动千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 在5G商用初期,运营商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5G网络建设投资带来的…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12日
  • 雅特力AT32F407系列荣获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雅特力AT32F407系列荣获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雅特力AT32F407系列高效能微控制器荣获EE Awards-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11月16日,由《EE Times》与《EDN》出版集团ASPENCORE主办的首届「EE Awards Asia-亚洲金选奖」颁奖典礼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隆重举行。通过广大电子产业相关人士及媒体分析师团队的综合评审,雅特力AT32F407系列MCU产品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市场表现,斩获「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此次颁奖典礼,雅特力产品与行销处长杜立博…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2日
  • 中国芯片往事

    中国芯片往事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丢掉了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一共55.5万人,这是蒋介石仅存的精锐兵力,至此,国民党失去大陆已经没有悬念。 获胜的粟裕三野第八兵团进驻浦口,和南京隔江相望。 而此时的南京城里,国民党第60兵工厂正在乱七八糟地打包设备,准备装船运往台湾。 按照国民党的命令,兵工厂的所有技术工人和学徒都要一并登船撤离到台湾,以图反攻大业。撤退的人群中有一对夫妇,冶金专家张锡纶和火药专家刘佩金,他们绝对想不到,跟他们一起登船的不满一岁的孩子…

    行业动态 2022年2月17日
  • 川土微隔离芯片特点

    CA-IS3720HS替代ADuM1240ARZ

    川土微CA-IS3720HS替代ADuM1240ARZ,CA-IS372X是一款高性能2通道数字隔离器具有精确的时序特性和低电源损耗。在隔离CMOS数字I/O时,CA-IS372X器件可提供高电磁抗扰度和低辐射。 所有器件版本均具有施密特触发器输入,可实现高抗噪性能。每条隔离通道的逻辑输入和输出缓冲器均由二氧化硅(SiO2)绝缘栅隔离。  CA-IS3720器件具有两个前向双通道,CA-IS3721一个前向一个反向两个通道, CA-IS3722和CA-IS3721通道相反,具有一个反向一个前向两…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16日
  • 中国大力发展自主芯片

    中国大力发展自主芯片

    近半年来,中国为推进本土芯片产业发展所做的“大动作”不只设立国家基金。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此前报道称,中国曾于今年5月宣布为本土半导体企业和软件开发公司减税。 随着政府层面支持力度的加大,多家中国科技企业亦不断提升对芯片研发的投入,并取得一定成果。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网站就刊文称,中国已经能生产自己的芯片。例如,华为拥有麒麟和昇腾芯片。紫光展锐也准备明年将5g芯片推向市场。小米和阿里巴巴也在这一方面有所进展。 有舆论认为,在政府支持与企业投入“齐头并进”的背景下,中国芯片产业取得一定发展在意…

    行业动态 2021年5月25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55-2877-186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咨询:131 6893 827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2:30,节假日不休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