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酸往事
中芯国际创办人张汝京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河北籍学生张锡纶从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焦作工学院毕业,作为一名专业为冶炼学的稀缺人才,他被上海的一家炼钢厂录用。抗战爆发后,上海工业大规模西迁,张锡纶也随着大部队辗转来到了战时陪都重庆。他工作的炼钢厂被并入国民政府军事工业系统,成为隶属兵工署的第21兵工厂。1945年抗战胜利后,兵工署派遣大量人员奔赴全国,接管侵华日军遗留下的军械厂,张锡纶也随同事来到南京,接收位于雨花台附近的的日本野战造兵厂,并在此建立了兵工署第60兵工厂。此时的张锡纶已经是业内有名的炼钢专家,他在南京立业安家,与相识多年的女友成婚,1948年,他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取名张汝京。

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解放军兵锋逼近长江,粟裕的三野第八兵团已经隔江驻扎在南京对岸,第60兵工厂开始紧急撤往台湾。已经是国军上校长官的张锡纶,自知绝对不能留在大陆,于是他和家人带着尚在襁褓之中的张汝京,跟随着迁厂的大部队,于1949年初的一个铅云密布的清晨,在南京下关登船,启程前往台湾高雄。

除了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之外,张锡纶还带走了兵工厂里两百多位年轻的冶金学徒。在启程前,不少学徒的父母如托孤一般恳求张锡纶,请求他照顾好孩子。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张锡纶一直做到兵工厂资深高层,同时也像大家长一般照顾着两百多位年轻人,帮他们就学成家立业,这些年轻的孩子长大后结婚,张锡纶永远都是证婚人。

不满一岁就被带到台湾的张汝京,长大后读书成绩优异,一路考上台湾大学,并之后前往美国留学,先后取得工程学硕士和电子学博士的学位。1977年,29岁的张汝京入职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并加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集成电路的发明人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的团队。在德州仪器,张汝京从研发设计工程师做起,一干就是二十年。

从60年代开始,华人就在美国半导体行业崭露头角,天才工程师和卓越企业家不断涌现。张汝京在德州仪器的顶头上司邵子凡博士,就是全球最顶级的芯片制造工厂建设专家。在邵子凡的提携和栽培下,张汝京迅速成长,前后参与了9个大型芯片厂的建设,遍布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等地,成为业内公认的“建厂高手”。

由于张汝京的事业重心落在美国,张锡纶和妻子刘佩金在退休之后均搬到美国居住。跟无数从大陆撤至台湾的老一辈一样,张锡纶夫妇也是家国情结极重的人,时刻牵挂着祖国大陆。在张汝京事业蒸蒸日上,成为全球芯片行业知名的建厂专家之后,张锡纶问了儿子这样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去大陆建厂?”父亲的问题,在90年代末迎来了解答的契机。1997年,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之后,张汝京提前退休。经过一段短暂的大陆行之后(后文会提及),他在老朋友的支持下回到台湾担创办了世大半导体,并迅速做到量产和盈利。在此期间,张汝京已经做好了在大陆建设芯片工厂的详细计划:世大第一厂和第二厂建在台湾,第三厂到第十厂全部放在大陆。

世事难料,迅速崛起的世大引起了行业龙头台积电的警惕。就在张汝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世大的大股东在张汝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台积电秘密协商,在2000年1月将公司作价50亿美金卖给了台积电。张汝京事后才知晓此事,自知在合并后的新公司里难有立足之地,于是毫不拖泥带水,在收购完成后的第二天便辞职,决定北上大陆再次创业。

凭借着业内的名气和世大的成功经验,张汝京迅速聚拢起一批人才和资金,并开始着手选择厂址。2000年那会的芯片行业,远不如现在这般炙手可热。不过在上海,他们受到了热情接待,时任市长徐匡迪亲自出马,带他们来到遍布农田的浦东腹地,向张汝京展示了上海为他们规划建厂的大片土地。

2001年4月,在这个叫做张江高科的地方,张汝京的新工厂中芯国际成立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两个名字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占据极重的分量。1949年,张锡纶带着200名冶金学徒,从南京撤至高雄,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高雄六〇兵工厂;2000年,张汝京带领300名芯片工程师,从台北来到上海,建立了大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基地。历史在张家父子两代人之间,完成了一个轮回,但张汝京和中芯国际的艰难历程,以及背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芯酸往事,才刚刚拉开帷幕。

猜你喜欢

  • 中国1200亿元芯片产业扶持基金

    中国1200亿元芯片产业扶持基金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中国1200亿元芯片产业扶持基金”。信息安全相关的芯片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将投入巨资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1200亿元国家级芯片产业扶持基金有望于近期宣布成立。分析人士表示,有了国家对资金的护航,集成电路芯片的设备、设计、制造、封装企业均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公司化运作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芯片的金额超过1900亿美元,堪比原油进口。如何摆脱外部依赖,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是我国信息技术国产化的重中之重。而据中国…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29日
  • 雅特力低功耗MCU

    国产32位MCU公司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雅特力国产32位MCU的应用也在同步增长中,且虽然今年爆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非大家所愿,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与健康护理相关的“疫情经济”。在疫情期间,额温枪、血氧仪等设备需求呈井喷状态,大大带动了MCU的出货量。 自成立以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芯片开始、拥有完整MCU应用生态体系及算法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MCU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小体积和低功耗,应用的拓展也让MCU产品不断演变,目前,可以看到国产厂商有着强大的32位MCU能力。在以前客户的眼中,国内厂商…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1日
  •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如果把电子设备比作一个人,那么集成电路芯片就是这个人的心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这一“心脏”产业长期高度依赖进口,严重受制于人。不过,近年来高新技术的进口替代风潮兴起,实现高新技术领域的国产化受到高度重视。日前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家近期将出台政策扶持芯片产业,支持力度和决心将远超以往。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军队、政府还是民用等各个领域,电子设备目前已经十分普及,实现芯片这一最核心部分的国产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nb…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22日
  • 2021中国 IC 设计奖

    2021中国 IC 设计奖

    “ 2021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雅特力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迅猛的发展速度,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潜力IC设计公司”奖。 2021中国IC领袖峰会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的领先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峰会主办方针对中国的IC设计公司进行了年度产业现状调查,并由行业工程师和资深分析师共同评选产生2021中国“IC设计成就奖”。旨在表彰在中国IC设计链中占据领先地位、或展现卓越设计能力与技术服务水平、或具极大发展潜力的最佳公司、团体、以及杰出个人。 至…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23日
  • “国产替代”将成必然

    “国产替代”将成必然

    目前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正处于向大陆地区转移的历史大变革当中,国内半导体材料产业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 。 目前我国半导体材料的国产化率仅约20未来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需求随晶圆制造产能的持续扩张仍有较大的规模增长。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规模达4373亿美元,其中半导体材料规模达519亿美元,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规模达1220亿美元,其中半导体材料规模达844亿元 。 大陆地区半导体产业占全球总量的28%,半导体材料占全球总量的16% 。欧美、日韩和台湾等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较早,全球半导体材料仍主要由海…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28日
  • 模拟芯片市场暗流涌动

    模拟芯片市场暗流涌动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单片机芯片资讯:“模拟芯片市场暗流涌动 ”。从2015年至今,半导体行业当中就发生了许多并购事件,在这其中也不乏通过并购交易而改变了某个细分领域格局的情况的发生。相对于汽车芯片龙头在5年内发生了两次易主的情况,模拟芯片领域虽不乏巨头之间的并购,但这个细分市场的表现却显得十分稳定。在这种情况之下,模拟芯片市场的变与不变,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稳定的模拟芯片市场 从ICinsights发布的最新的全球十大模拟厂商排行榜中看,德州仪器(TI)以102亿美元的模拟…

    行业动态 2021年11月25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55-2877-186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咨询:131 6893 827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2:30,节假日不休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