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背景下,MCU企业的格局正发生这些变化](https://www.forthlink.com/wp-content/themes/module/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系统展)在9月27-29日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作为以嵌入式为课题的展会,在地缘政治摩擦和晶圆缺货大背景下,国产MCU在本届展会频繁刷脸。
MCU将在物联网时代大展身手
MCU作为物联网中重要构成之一,能够充分释放物联网嵌入式应用的价值。纵览MCU全球业务,2015年MCU规模可达159.45亿颗,出货量达到220.58亿美金,时间放眼到2020年整体规模可达206.92亿颗,出货量达到360.65亿美元。从MCU产品应用来看,33%集中在汽车电子中,25%在工控/医疗,23%在计算机,11%在消费电子,据了解这些领域中MCU被大量使用,且在大量使用下对低功耗和集成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观MCU结构分布,市场上62%的产品使用%的是32位产品,23%使用的是16位产品,15%使用的4/8位产品。
从国际竞争格局来看,目前中国MCU市场仍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前八大国外MCU厂商市场占比高达84.08%。国内MCU厂家总的市场占有率较低,从国产替代角度,国内MCU芯片设计企业具备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在上述发展中,他认为物联网嵌入式应用中MCU的发展趋势遵循四点规律:
- 32bit MCU是物联网时代的主流:随着系统任务复杂化,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促使MCU开始迈向32位时代。通过数据来看,2015年起全球32位MCU出货量超过4位、8位、16 位MCU出货量的总和。物联网嵌入式应用基本被低功耗高性能32位MCU所取代。
- 低功耗是物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可移动、无人值守等的物联网应用及数量更为庞大的无线传感节点及电池供电应用等,功耗和续航时间更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行性,超低功耗MCU成核心竞争力。举一个例子来说,华为的超低功耗的手表,采用的是通过亚域值的电路来实现超低功耗的MCU。
- 高整合度MCU是物联网时代的趋势: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双重发展的时代下,绝大部分物联网应用都需搭载下一代高集成度MCU芯片,实现传感、通信安全信息处理、计算、下达控制指令等复杂任务。具备AI能力和云端接入能力是下一代MCU芯片与传统MCU芯片最大的不同。
- 地缘政治摩擦下,国产化现实成为刚需:纵览市场,越来越多的应用都在指定采用国产芯片的来实现,特别是在安全类的芯片上需求量极大。
以上就是四强科技给大家带来国产背景下,MCU企业的格局正发生这些变化的全部内容,四强科技专注于电子产品方案研发、MCU定制开发,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致电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