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盈利能力惊人,中国市场增速最快

前不久,苹果公司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财季(2021年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实现销售收入1239.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90亿元),同比增长11%,创下公司单季度营收最高纪录;实现净利润346.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折合人民币为2204.37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近24亿元人民币,盈利能力惊人。

苹果强大的盈利能力与其毛利率的提升不无关系。财报显示,2021年四季度,苹果综合毛利率达到43.8%,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创下10年以来的新高。其中,苹果硬件业务受益于新款iPhone和Mac产品的带动,整体毛利率达到38.4%,创出6年以来新高;软件业务毛利率达到72.4%,连续两个季度站稳70%以上的水位,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从营收构成看,目前苹果主营收入包括智能硬件(iPhone、Mac、iPad、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及配件)和软件服务两部分。硬件方面,iPhone业务实现营收716.3亿美元,同比增长9%;Mac产品实现营收10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可穿戴设备、居家等其他产品实现营收147.0亿美元,同比增长13%;iPad实现营收72.5亿美元,同比下降14%,成为本季度苹果细分业务中唯一同比下滑的品类。软件方面,受益于App Store广告收入和苹果云服务的增长,本季度苹果服务收入实现营收1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分区域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为257.83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速在苹果全球市场中位列第一;美洲区的营收为5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11%;欧洲地区营收为297.49亿美元,同比增长9%;日本地区营收为71.07亿美元,同比下降14%;亚太其他地区营收为98.1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也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本季度创纪录的业绩得益于公司有史以来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阵容,整个iPhone 13产品系列的市场需求都很大。其中,中国的销售情况令人印象深刻,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设备升级的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iPhone换新设备的数量实现两位数的强劲增长,这对苹果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苹果手机重返中国市场第一,Mac产品创历史新高

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正成为苹果业绩高速增长的助推器。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2150万部,同比增长40%,市场份额达到25%。苹果时隔六年再次成为中国市场单季度第一。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iPhone13系列成为本季度苹果手机重返巅峰的关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在iPhone13发布后,苹果手机连续六周在中国市场销量和收入方面保持第一。这是因为,一方面,苹果对新款iPhone13制定了相对较低的售价(相比iPhone12的起售价降价幅度在300-800元);另一方面,华为手机的萎缩给苹果留下了市场空白,尤其是其高端机市场,基本被苹果“收割”。

“华为跌倒,苹果吃饱”,这对一众意图冲击高端市场的国产手机品牌来说可谓是一个沉痛的教训。目前看,“荣米OV”等国产品牌手机厂家仍然处于堆砌硬件、比拼参数的阶段,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相反,苹果手机的自研芯片、流畅度体验以及丰富的iOS生态系统愈发成为iPhone重要的护城河。尽管华为的前期高端手机用户一再推迟换机周期,但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最终仍被苹果大口吃下。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以及iPhone13在全球的大受欢迎,也让苹果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重回第一。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手机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比重为22%,位居第一,三星、小米则分别以20%、12%的份额位居第二、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手机这一成绩还是在供应链持续紧张的压力之下所取得的。由于部分零部件的短缺,苹果不得不在第四季度进行了减产,不少顾客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拿到新款iPhone。因此,从量价角度分析,四季度iPhone业务营收增长更多是依靠销售均价的提升来完成,主要受益于新款iPhone13销量的增加,这与公司硬件毛利率的增长保持一致。不过在公司硬件业务中,iPhone的营收增速却并不突出。对比看,除了因为芯片供应问题出现营收下滑的iPad产品之外,苹果其他硬件产品营收增速均高于iPhone产品同比增速。其中,Mac产品同比增长高达25%,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苹果自研的M1系列芯片成为Mac板块营收增长的关键,这也让外界对苹果的“造芯”前景充满期待。目前,苹果已经将自研芯片版图拓展至电源管理芯片、屏幕驱动芯片、蓝牙耳机主芯片、基频芯片、指纹辨识芯片、3D体感芯片等领域。从苹果对垂直产业链整合能力和研发实力来看,苹果未来或将建立起另一个芯片帝国。这不仅会让苹果摆脱供应链压力,也将获得更多的产业链利润。

不确定性的苹果汽车

除硬件产品之外,四季度苹果软件服务业务表现也可圈可点。财报显示,刚刚过去的第四季度,苹果云、音乐、视频、支付、广告服务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并推升公司服务收入增长至195.2亿美元,同比增长2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6.4亿美元。对此,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苹果数字内容商店的付费账户数量增长了两位数,并在12月季度的每个地理区域都达到了历史新高。

此外,付费订阅继续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其中,平台上服务的付费订阅用户已超过7.85亿,仅在过去12个月内就增加了1.65亿。过去10年来,苹果持续推出了Apple Music、Apple Card和Apple TV等一些订阅服务来推进软件服务收入的增长。数据显示,2013-2021年,苹果服务收入由160.51亿美元增长至684.25亿美元,收入占比由9.39%增长至18.7%。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但对于苹果来说,20%似乎已成为其服务收入占比的一个“天花板”。通过上图可以看出,2021财年,苹果服务收入占比同比出现下滑,由19.59%下滑至18.7%。2022财年第一季度,这一占比数据下降至15.75%。与微软借助云计算业务打开新的成长空间不同,过去10年苹果手机业务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硬件业务收入占比更是保持在80%左右,这令外界对其硬件占比过高这一问题感到担忧。毕竟,智能手机、电脑等产品销量已经面临“天花板”压力,而智能穿戴产品虽然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但从体量来看很难支撑苹果未来的增长。

苹果刷新纪录:单季净赚346.30亿美元,毛利率38.4%

尽管软件业务有着高出硬件近2倍的毛利率,但从公司自成一体的生态系统来看,苹果服务业务本身并不能摆脱硬件业务的束缚。另外,硬件出身的苹果在内容服务方面更多依靠收购及投资来扩大版图,并面临到Netflix、亚马逊等竞争对手强大的压力。因此,对于“硬件第一”的苹果来说,企业“基因”决定了苹果在软件和服务收入方面存在一定“先天不足”。那么,真正支撑苹果未来的,会是市场大热的“元宇宙”亦或是备受期待的“苹果汽车”项目吗?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对市场普遍关注的元宇宙问题并未给予正面回应,只是表示苹果已陆续在AR领域投入大量精力,APP Store中已经有超过14000款AR APP。有消息人士称,苹果或将在今年正式推出VR头显产品,而苹果还在研发一款更轻量化的AR眼镜产品,可能在2023年正式发布。

但从短期来看,不论AR或VR产品都很难为苹果贡献太多营收。显然,相比略显缥缈的元宇宙,库克更加关心的是“现实”问题。在去年9月的一次采访中,库克也避谈元宇宙话题,表示要远离“流行语”,更愿意称之为“增强现实”。事实上,正是库克的实用主义和务实精神,让苹果公司在过去十年间专注于供应链的打造和产品销量的提升,业绩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市值实现了翻倍式的增长。

不过,实用主义与保守主义似乎只有一墙之隔。至少从苹果汽车这一项目来看,库克领导下的苹果明显失了“先手”。据称,早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曾打算研发自主汽车品牌iCar。2014年苹果针对汽车项目推出的“泰坦(Titan)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乔布斯的一大“遗愿”。然而,苹果的泰坦计划却始终处于秘密状态,以至于外界对苹果汽车是整车还是一套自动驾驶系统都存在争议。时至今日,苹果汽车仍没有落地,只是在搁置与重启、传闻与事实之间左右摇摆。

相反,正是从2014年开始,特斯拉一方面宣布了Model 3这一重磅车型的推出,并借助“千兆工厂”(Gigafactory)计划快速扩充产能,降低电动车成本;也是在2014年,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一步步征服全世界。无论如何,在如今特斯拉销量近百万、完全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在即的情况下,很难相信苹果汽车可以像第一代iPhone一样来颠覆汽车行业。

今年1月3日,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20年GDP排名全球第五的英国。一时间,质疑声不断,有人称苹果3万亿美元的市值过高,存在不少泡沫。截至目前,苹果总市值为2.73万亿美元左右,动态市盈率为20倍。显然,这只是一家硬件公司的正常估值水平,苹果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有力化解了对其股价泡沫的质疑。未来,如果苹果能在当前业务之外的新产品品类有所突破,其将有可能在资本市场创造新的市值纪录。

猜你喜欢

  • 香薰机雾化水和植物油的多种方法

    香薰机雾化水和植物油的多种方法

    营造舒适的环境,能让然身心放松,方向的气味和清新的空气是最好的道具,所以香薰机越来越受到欢迎,有些人喜欢个性,有些人喜欢实用,有些人喜欢简单,不同的智能香薰机有不同的身材,但无论哪一种,它都在默默发挥作用,努力为你创造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 香薰机可以将水分子和植物精油分解成冷雾散发在空气中,使整个空间充满香味,使居室保持高湿度,产生负氧离子净化空气,同时达到芳香疗法的成果,对人体有很大好处。例如芳香疗法可以缓解压力、缓解疲劳、养生保健、提神、安抚感情、净化空气、驱蚊、滋润保湿、减少辐射等。此…

    行业动态 2022年2月15日
  • 2021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交流会

    2021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交流会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2021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交流会”。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我国集成电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年。为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创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合作,2021年3月20日,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大联盟”)以京沪两地现场会议加网络视频会议连接全国的方式,成功举办了“2021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交流会暨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大会”。来自大联盟和专业联盟成员单位的覆盖国内…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5日
  • “芯片”行业进入人才荒

    “芯片”行业进入人才荒

    我国芯片人才的需求缺口已开始显现,优秀人才的招聘难度越来越大。在缺芯背景下,芯片厂商加码人才投入,手机厂商也纷纷布局自研芯片,缓解“缺芯”之痛。但与此同时,我国芯片人才的需求缺口已开始显现,优秀芯片人才的招聘难度越来越大。去年 9 月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 年版)》(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截至 2019 年年底,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规模约为 51.19 万人,较去年增加 5.09 万人,其中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员规模分别为 18.1…

    行业动态 2021年10月5日
  • AI芯片技术路线走向

    AI芯片技术路线走向

    一、短期:GPU仍延续AI芯片的领导地位,FPGA增长较快 GPU短期将延续AI芯片的领导地位。目前GPU是市场上用于AI计算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通用型芯片,在算法技术和应用层次尚浅时期,GPU由于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较低的研发成本和通用性将继续占领AI芯片的主要市场份额。GPU的领军厂商英伟达仍在不断探寻GPU的技术突破,新推出的Volta架构使得GPU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在深度学习推理阶段的短板,在效率要求和场景应用进一步深入之前,作为数据中心和大型计算力支撑的主力军,GPU仍具有很大的优势。 FP…

    行业动态 2022年4月12日
  • 雅特力MCU

    雅特力mcu替换gd

    因为代工产能紧缺、报价调涨、电子产业旺季等因素影响,同时5G时代来临以及众多智能终端产品走向智能化、物联网化,造就电子行业的供需不足,许多电子元器件进入了涨价模式。加上疫情影响,国外晶圆厂、封测厂等许多工厂停工,单片机(MCU)成为了电子市场中的重要角色之一。 而GD32F单片机的热门型号涨幅已达2-3倍,并且交期延长24-30周。雅特力科技作为国产32位MCU的领导者,通过先进的55nm工艺,推出了百余款更高性能、丰富外设的ARM®Cortex®-M4的32位MCU,可实现GD单片机的全面替代…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3日
  • 2021中国 IC 设计奖

    2021中国 IC 设计奖

    “ 2021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行,雅特力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迅猛的发展速度,在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潜力IC设计公司”奖。 2021中国IC领袖峰会由全球电子技术领域的领先媒体集团ASPENCORE主办,峰会主办方针对中国的IC设计公司进行了年度产业现状调查,并由行业工程师和资深分析师共同评选产生2021中国“IC设计成就奖”。旨在表彰在中国IC设计链中占据领先地位、或展现卓越设计能力与技术服务水平、或具极大发展潜力的最佳公司、团体、以及杰出个人。 至…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23日
  •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分析集成电路行业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在产业资本的驱动下,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地区经济的晴雨表。集成电路产品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子时代的来临,也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集成电路行业主要包括集成电路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业内企业普遍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资金实力、客户资源和产业链整合能力。 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以电路设计为主导 集成电路产业链分为电路设计、芯片制造以及封装与测试三个环节。近年来三个环节出现…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16日
  • 雅特力低功耗MCU

    国产32位MCU公司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雅特力国产32位MCU的应用也在同步增长中,且虽然今年爆发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非大家所愿,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与健康护理相关的“疫情经济”。在疫情期间,额温枪、血氧仪等设备需求呈井喷状态,大大带动了MCU的出货量。 自成立以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芯片开始、拥有完整MCU应用生态体系及算法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MCU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小体积和低功耗,应用的拓展也让MCU产品不断演变,目前,可以看到国产厂商有着强大的32位MCU能力。在以前客户的眼中,国内厂商…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1日
  • 川土微代理

    替代ADI

    川土微可替代ADI产品,川土微的隔离器芯片是基于SiO2电容隔离的隔离器芯片,已经量产包括双通道至六通道在内的全系列数字隔离器芯片。国产化芯片替代进口芯片成为了国内芯片公司的普遍任务。川土微电子也正在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实现进口替代。 川土微电子推出的全系列新品包括集成隔离电源的隔离器芯片系列(CA-IS306X、CA-IS309X、CA-IS36XX)、基于 Pulse-Coding 的超低功耗电容式数字隔离器系列(CS817x)、AISG 接口芯片(CA-IF4023)、±30V 总线保护…

    行业动态 2021年7月13日
  • 手调单声道多波段收音

    手调单声道多波段收音芯片

    手调单声道多波段收音C9616系列芯片单片集成FM/AM/SW收音接收机,通常情况下,运行速度比传统的芯片快 10 倍, 性能更加优越。,可多次重复编程的特性给用户开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单片集成 FM/AM/SW收音接收机 支持全球各地区FM/AM/SW频率波段 AM波段520-1710 KHz FM波段87-108MHz SW波段2.30 MHz-23.00 MHz 支持FM单波段64-108 MHz 支持PVR手动搜索电台 支持全球各地区的固定短波频率 支持立体声/单声道音频输出 FM/A…

    行业动态 2021年9月11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55-2877-186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咨询:131 6893 827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2:30,节假日不休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