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竞争很激烈
电子行业竞争很激烈

与大家一起聊一下PCB设计中的经济学。在PCB设计或者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决定都需要从设计、制造、品质、时间、成本等因素进行考量。其中某些因素是可见的,而另一些则不是。但如果在每个决策点,都同时从工程与成本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则最有可能找到平衡,设计出功能满足要求且成本合理的产品。每一样东西的价格(成本)与价值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每个成功的PCB产品,必然是设计要求与产品成本之间达到了平衡。

我们在选择PCB供应商的时候,无论是板厂或是组装厂,经常会犯一个错误:挑价格低的。刨去设计环节不说,PCB的成本不仅包括裸板的制造及器件的装配,还应考虑返工、维修、废料、替代料、现场支持服务等各种成本。便宜的PCB,很有可能因为品质问题,在后面的组装过程中报废。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PCB的成本,在成本与价值之间,做到平衡。

板的层数

很显然,层数越多,设计与制造的成本越大。通常情况下,RF以及微波的设计,2~3层板就够了;高速数字系统或更复杂的设计需要两个以上的板层。但实际情况是,设计出来的PCB层数要比实际需要的层数多,这通常是由于布局布线不合理,电源及地平面分配不合理造成的;但有时,这是刻意为之:某些IC原厂发布的公版设计(Reference Design),为了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及发布的时效性,会增加额外的地平面或电源平面,这么做既减小了Layout的难度,也降低了信号完整性的风险。大家回想一下,有经验的ODM或是Design House是不是经常可以在不影响产品功能的前提下,减少板层以达到cost down的目的?

但从设计及生产的角度考虑,其目标一定是找到平衡点:即以小的板层达成功能需求,且满足安规认证。当然,“时间”也是考量因素之一,如果产品需要TTM(Timeto Market),就无法做到成本低。这也是为什么新发布的产品通常比较贵,然后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越来越便宜。其中不止是“量产”的原因,设计优化(比如减少板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层压板(Laminate)的选择

层压板的选择关键在于与产品的需求相匹配。层压板的关键属性包括:Tg(玻璃转换温度);Er(介电常数)等。基材的选择有时也取决于价格因素。

避免选用“特殊”的基材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PCB基材是FR4的玻璃纤维板。如果因为价格原因,选择了CEM的半玻板甚至是纸基板,那么恭喜您,不仅PCB的品质会一塌糊涂,还有很大概率因为供应链的问题(缺货),导致产品开发周期的延长。如果板厂不靠谱的话,还会用各种借口让您预订更多的基材,回头算一下,价格并没有便宜多少。

选择板厂常用的材料

在选择板厂时,确保板厂对您选择的材料有丰富的使用经验,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在裸板生产过程中,对材料的化学处理的准确性,即使有微小的差别,板厂也知道如何应对。另外,板厂在选择层压板时,最好是同一家供应商。如果是多家供应商,关键的属性参数必须相同,因为层压板生产中的微小差异,也会影响PCB板的整体质量。

举个例子,玻璃纤维布,是构成层压板的三个主要成分之一,层压过程中的热量会使之收缩,而不同供应商的层压板收缩的程度是不同的。当板厂在生产PCB的过程中使用了不同厂家的层压板,很可能由于玻纤布收缩率的不同而造成PCB的弯曲。弯曲的PCB肯定属于废料。即便板厂承认是他们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体的生产进度。对于TTM的产品,这无疑是致命的。

便宜的,未必是好的

曾几何时,在选择PCB板厂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选报价低的(便宜的)。当然,公司一定会尽可能的要求cost down,想选择一家服务好,但价格高的板厂有时会非常困难。但是请注意,从经济学的角度说,需要考量的是整体的成本而非局部。请记住以下两个要点:

  • 一分钱一分货
  • PCB报价低并不意味着整体的成本低

在选择板厂时,必须考虑PCB原型或量产时报废的风险,并将风险降到低。一块报废的PCB不仅包含PCB本身的成本,还包括已经装配到PCB上的器件、查找报废原因所花费的人工以及替换报废PCB所花费的时间。请注意,这些特殊的成本会远高于其他成本之和。在原型阶段,报废导致的成本还包括项目的延期以及推迟上市导致的损失。

板厂的销售经常会过度地吹嘘他们的制程能力,他们希望通过扩大产能的方式来提高板厂生产复杂PCB的能力。但更多的情况下,销售的逻辑是:先把订单拿下再说,之后再担心怎么生产吧。看看当今全球的PCB生产环境,你可能会更疑惑。PCB板厂大多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韩国,近年来,很多板厂都大幅提升了生产复杂板的产能。但其实他们并没有配套的设备与制程能力,工程师也没受过如何制造复杂板的训练。有时,与设计一起发送到板厂的注意事项及层叠结构示意图会被板厂直接忽略,这将导致生产出来的PCB无法正常工作!

更有甚者,有时板厂为了省钱,私自替换了客户指定的层压板,而客户对此毫不知情。PCB的生产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如果不对PCB板厂进行调研及审计,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从而导致项目的延期。有些公司对PCB的生产厂商并不重视,他们的借口通常是“我们没有时间对板厂的能力及制程做完整的调研”或者“我们负担不起调研的费用”。同样是这些公司,他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对PCB做三次或更多的respin是很正常的事儿……

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可以一次成功,那投入的时间和金钱会远远小于失败后多次repin或者换一家板厂?事实上,无论从工程角度还是成本角度,设计、生产、装配做到一次成功才是应该追求的方向。

与PCB设计相关的其他成本

除了基本的设计与制造成本,还有一些附加成本也需要考虑在内。比如,EDA工具的成本、是否还需要维护一个过时的设计、何时需要开发新一代的产品。EDA工具的成本也不止是购买授权,还应包括维护及培训的支出。一个可靠的PCB设计流程必然包括由一系列EDA工具构建出的虚拟原型设计(仿真):

电子行业竞争很激烈

在使用工具时,请记住以下两点:

  • 如果您一下子购买了很多工具并试图把它们集成到您的设计环境中,很可能会让整个设计团队陷入混乱。
  • 任何工具都只有在工程师合理使用时才会有效。工具绝不可能替代工程师,工程师也不应该因为有了工具就放松设计的要求。

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由电源设计不合理或者信号完整性引起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对原型设计进行仿真的时候,首先使用带电源平面仿真的信号完整性分析软件。当您的技能提升时,再配合其它工具一起使用。

当然,目前还有很多公司不愿意在设计或工具方面投入资源或对工程师进行培训。当公司运营不理想的时候,想到的是砍掉这部分的预算。与此同时,在有限的开发预算下,工程师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发出产品以实现快速上市(TTM)的目的。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丰富的经验或相关技能,没有EDA工具或不会使用,是很难达成以上目标的。

传统设计Vs下一代设计

只要产品还能卖,不少公司会倾向于使用替换物料的方式来延续产品的寿命。从设计角度来说,这么做存在一定的挑战:如何找到与原器件制程类似的物料?如何解决设计中的接口问题?从成本角度考虑,很难对新旧物料的替换做一次彻底的、严谨的分析、测试。

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产品,比如医疗器械,做一次替代物料的验证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对于消费类电子,当ODM或采购向工程师提出2nd source的需求时(不管是出于物料EOL的考虑还是cost down的考虑),工程师都必须决定需要做哪些验证测试并承担责任。即便如此,还是存在量产后良率变差等不确定的风险。

有时,需要认真的考虑一款存续时间已经很久的产品是否需要淘汰了。经验告诉我们,当一款产品50%以上的设计需要变更时,从成本角度来说就不划算了。除此之外,是否需要淘汰传统设计,引入下一代设计,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 产品中的元器件或关键组件虽然还可以买到,但采购起来越来越难了
  • 对传统设计进行升级需要花费太多的工程师资源(比如几个月的人工)
  • 对传统设计进行重新设计后,其市场存续时间小于18个月

猜你喜欢

  • 半导体行业现状

    半导体行业现状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半导体行业现状”。中兴事件的爆发,让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芯片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在国内,哪些芯片公司有可能突围?芯片是什么?目前的市场格局如何?相关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本篇文章将致力于解决大家的这些疑问。 一、芯片是什么? 要了解半导体产业链,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芯片。芯片是指含有集成电路(IC)的硅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含硅的石头,这些石头通过一个类似洗衣机的机器,经过离心力和化学反应提纯就成了单晶硅棒。单晶硅棒一般是圆柱体形状的,太厚了,再通过切割工…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3日
  • 雅特力AT32F407系列荣获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雅特力AT32F407系列荣获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雅特力AT32F407系列高效能微控制器荣获EE Awards-亚洲金选奖「年度最佳MCU」产品奖”。11月16日,由《EE Times》与《EDN》出版集团ASPENCORE主办的首届「EE Awards Asia-亚洲金选奖」颁奖典礼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隆重举行。通过广大电子产业相关人士及媒体分析师团队的综合评审,雅特力AT32F407系列MCU产品凭借出色的性能和市场表现,斩获「年度最佳MCU」产品奖。 此次颁奖典礼,雅特力产品与行销处长杜立博…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2日
  • 凌鸥电机驱动

    凌鸥芯片

    LKS05系列MCU是凌鸥创芯针对电机驱动市场,推出的高性价比电机运动控制系列芯片。集成仪表级全差分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差分ADC,不需要电压偏置就可以处理正负信号;集成同步双采样3Msps 12BIT高速ADC,集成全温度范围千分之五电压基准源。 集成96MHz 32BIT CPU,三角函数运算、开方运算100ns内完成;工作温度范围-40~105℃,内部RC全温度范围时钟偏差1%以内,通过6KV人体模型引脚接触放电,通过15KV非触式空气静电放电测试。提供电机控制应用必须资源的前提下仍具有极佳…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11日
  • 国内芯片制造

    国内单片机芯片制造

    单片机代理商四强科技分享清华大学薛澜中国制造观包括国内单片机芯片制造。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制造业发展有这样一种怪象:我们的机械制造水平相对落后,但一些大件儿,例如火箭却质量过硬,许多国家发射卫星搭乘的可是中国制造的火箭。 对于这种现象,薛澜认为“这两类能力需要的不一样”,他进一步解释,在航天、国防这些领域,需要的只是保证其成功,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方面可以允许有许多冗余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惜成本,我就要保证它的成功”。 而商业化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却是另一套逻辑,它们在生产制造过程中…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17日
  • 雅特力32位单片机

    雅特力32位单片机

    雅特力MCU全系列具有sLib安全库(Security Library)功能,可支持密码保护指定范围程序区,方案商烧录核心算法到此区域,提供给下游客户做二次开发。AT32系列MCU相较于全球市场中的M0/M3 32位MCU,可带来效能大幅性能提升,同时满足设计灵活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多样化挑战。 广泛应用于微打印机、智能扫地机、手持云台、无人机、舞台灯光、电子白板、机器人控制、指纹识别、BLDC电机、对讲机,以及各类工业、消费电子等应用。 推荐产品: AT32F403A系列 AT32F403A系…

    行业动态 2021年8月18日
  • 单片机(MCU)程序方案开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单片机(MCU)程序方案开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8位、32位单片机代理商深圳四强科技分享资讯:“单片机(MCU)程序方案开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单片机(MCU)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单片机不断涌现。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价格低廉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科技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那么单片机(MCU)程序方案开发设计的原则有哪些?宇凡微来为您解答! 单片机(MCU)系统的发展结合了相关的软硬件技术。要完成单片机系统的开发,用户不仅要掌握编程技术,还要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合理的单…

    行业动态 2021年12月12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55-2877-1865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技术咨询:131 6893 8277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2:30,节假日不休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